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寇恂翻译及注释

寇恂翻译及注释

查看寇恂全诗

译文  东汉光武帝的时候,因高峻久久不向武帝称臣,于是光武帝便派寇恂持玺书前往招降。寇恂来到高峻的驻地,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面接见寇恂。皇甫文言辞礼仪不恭,寇恂愤怒,请求诛杀他。诸将纷纷劝阻,寇恂都不理会,于是将皇甫文斩首。然后放高峻的副将回去禀告,说:“军师由于态度无礼,已遭处斩,阁下若有归顺之意,请立即投降,否则就请一战。”高峻一听不由心慌,立即打开城门请降。诸将这时纷纷向寇恂道贺,并且问道:“为什么杀了高峻的使者后,高峻反而请降了呢?”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一切的行事都是出于皇甫文的策划。(边批:千金尚且难以求得,今天他自己来送死,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呢?)日前皇甫文来时,言辞不恭顺,一定没有归顺之心。如果不杀皇甫文,那么皇甫文的狡计就能得逞;杀了皇甫文,那高峻少了胆量,只能投降了。”

评译  唐僖宗临幸蜀地时,恐蛮人骚扰,答应两族联姻。蛮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前来拜谒僖宗,并且迎聘公主。太尉高骈得知僖宗许婚之事,立即从淮南紧急传书,说:“蛮酋心腹就只有这几人,只要将这三个人毒死,无须再忧虑会遭南蛮侵扰。”果然在杀了这三人后,直到僖宗回京,南方都一直平安无事。这也是寇恂一类的智慧。

注释①高峻久不下:高峻,隗嚣之将,拥兵万人,据安定郡高平城坚守,汉光武帝命人攻一年不破。②寇恂:汉光武帝开国功臣,官至执金吾,封雍奴侯。③行在:皇帝行宫。④心膂:心腹智囊。

推荐古诗: 古风(战国何纷纷)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难念的经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浪淘沙(好梦最难留)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忆秦娥(西风烈)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度浮桥至南台(客中多病废登临)

推荐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