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琮字温文,生性宽仁,待人大度,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学识渊博。 又善骑马又会射箭,令人伏在地上举起贴子,萧琮飞马而射,能十发十中,举贴的人也不害怕。 萧琮起初被封为东阳王,不久立为梁国太子。 到继承帝位时,隋文帝给萧琮玺书说:“你承担着栋梁之任,事关重大,虽然忧劳,也必须自我努力。 应内外和睦,亲近任用德才兼备之人,继承祖业,这就是我对你寄予的希望。 你的疆域,与陈国离得很近,水涨之时,应该特别警备。 陈人虽然连日反复派使节来我朝问候,但疆场之间还没有清平安宁,只是因为我朝的缘故陈人还不敢冒犯你们,但你们也不要小看他们而不设防备。 我和你们梁国几代相好,加上姻亲,情义更加深厚。 江陵那个地方,朝庭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为国为民,对自己要多限制,对百姓多施恩惠,以礼治国安邦。”又赐给梁国大臣玺书,告诫并勉励他们。 当时萧琮的年号是“广运”,有见识的人说:“运字从军从走,我们的国君将逃走吗?”这年,萧琮派遣大将军戚昕率领水军偷袭陈国的公安,没有攻下而归。 文帝征召萧琮叔父萧岑入朝,拜为大将军,封怀义公,于是留在京都不放回。 又设置江陵总管以便监视。 萧琮所任命大将军许世武秘密以城池联合陈将宜黄侯陈纪,事情泄露后,萧琮杀掉了许世武。 后二年,文帝召萧琮上朝,萧琮率大臣二百多人到京师朝见,江陵父老百姓没有不流泪的,他们说:“我们的国君将不会回来了!”文帝因萧琮等来朝,派武乡公崔弘度带兵戍守江陵,军队到若阝州,萧琮叔父萧严和萧琮弟弟萧等害怕崔弘度袭击,于是引陈国兵马到城下,掳走居民而反叛。 文帝于是废掉了梁国,派遣左仆射高赹安抚百姓,赦免江陵臣民死罪,又减免梁国老百姓十年赋税。 并为已故的梁国的二个国君,各派十户人家为他们守墓。 拜萧琮为上柱国,封为莒国公。 炀帝即位,因萧皇后的缘故,萧琮很受炀帝亲近器重。 拜为内史令,后改封为梁公。 萧琮的同高祖的家族,一并根据才华录用,于是萧家众多兄弟都在朝庭里做官。 萧琮性情淡泊高雅,不认真处理政务,退朝后只是放纵饮酒罢了。 内史令杨约与萧琮同居朝班,炀帝令杨约向萧琮转达自己告诫勉励的意思,杨约又以私人感情告诉萧琮。 萧琮说:“我如果像以前那样管事,和你还有什么区别呢?”杨约笑着退出。 杨约的兄长杨素,当时是尚书令,见萧琮把堂妹嫁给钳耳氏,于是对萧琮说:“你是帝王之族,族望名美,为什么嫁堂妹给钳耳氏?”萧琮回答说:“先前已经把妹子嫁给侯莫陈氏,这还有什么疑问!”杨素说:“钳耳是羌族人,侯莫陈氏是胡虏,怎么能相比!”杨素认为胡虏优而羌人劣。 萧琮说:“认为羌人与胡虏有什么不同,先前没有听说过这话。”杨素惭愧得无话可说。 萧琮虽客居长安,但与北方的富贵之家相比,也没有不如的地方。 萧琮曾和贺若弼交情很深,贺若弼因事被杀后,民间有童谣说:“萧梁家又要兴盛了。”炀帝由此忌恨他,于是废掉萧琮而为庶民,不久萧琮去世。 炀帝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
推荐古诗: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一)、
小寒食舟中作、
赋得妾薄命、
泪、
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
春晓、
秦中寄远上人、
答武陵太守、
青楼曲二首、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推荐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天外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