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颁 王颁字景彦,是太原祁地人。 他的祖父王神念,梁代时任左卫将军。 他的父亲王僧辩,任太尉。 王颁少时风流倜傥,文武双全。 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留下王颁在荆州作人质,适逢元帝被周朝的军队所困陷,王颁因此入关。 当他听到他的父亲被陈武帝所杀后,大叫一声而昏厥,过了好半天才苏醒,醒后又哭声不断,他形容枯槁,骨瘦如柴。 服丧期间,经常粗茶淡饭,睡在藁草上。 周明帝嘉许他,授官左侍上士,累次升迁为汉中太守,不久官拜仪同三司。 开皇初年,因为王颁平定蛮人有功,加官开府,封为蛇丘县公。 他献上攻取陈国之计策,皇上看后很惊异,召他来相见,他谈完后就呜咽不已,皇上为之动容。 等到大举进攻陈国时,王颁请求同往,率领士兵几百人,跟随韩擒虎夜渡长江。 英勇拼杀而受伤,他担心自己不能再战,而伤心得呜咽起来。 夜中模模糊糊,梦见有人授药于他。 醒来时伤口不疼,当时的人认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等到灭了陈国,王颁秘密召见父亲旧时的士卒,有一千多人,面对他们就哭泣起来。 其中有个壮士问王颁:“你是来攻取陈国的,现在灭了他的国家,已报仇雪恨了,但你悲伤不已,大概是陈霸先早死了,未能亲手杀了他的缘故吧?请让我们发掘他的坟墓,开他的棺烧他的骨,也可表达孝心。”王颁叩头以表感谢,以致额上流血。 又说:“他是帝王,坟墓很大,恐怕一夜难以发掘开,挖不到他尸体,而到了第二天早晨,事情就暴露了,那该怎么办呢?”大家请求准备锹锸,王颁一切准备就绪。 于是连夜就挖掘陈武帝的陵墓,打开棺材,见陈武帝须未脱落,发根都出自骨肉中。 王颁于是烧其骨,取其灰,投入水中而饮之。 接着以绳自缚,到晋王那里请罪。 晋王向皇上说明了当时的情形,高祖说:“我凭借道义而攻下陈国,王颁所做的,也是孝义之道,我怎么忍心问他的罪呢!”放下这事不再过问。 有司记录下王颁的战功,将要加封柱国,赐物五千段,王颁坚决推辞说:“我因为凭借国家的威势,才得以报仇雪恨,本心是徇私情的,并不是为了国家,给我的加官封赏,终究不敢接受。”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 后官拜代州刺史,很有惠政。 他母亲去世后离职。 后来又担任齐州刺史,死于位上,终年五十二岁。
推荐古诗:
岁暮归南山、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西掖黄枢近)、
感春(日暖自萧条)
推荐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禀性难移 本性难以改变。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