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为咏筝之作,写弹筝而不见弹筝人,而以闻筝所见和想象来衬托其美妙的意境。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推荐古诗:
清平乐(禁闱清夜)、
寒闺怨、
遗爱寺(弄石临溪坐)、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九日、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登科后、
观猎、
送张五归山、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推荐诗句: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