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谭嗣同《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下列与之同一主题背景的诗句是( )
A.“塞山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D.“我白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答案:B
解析:
1896年谭嗣同就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作的,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之同一主题背景的诗句是丘逢甲的“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义军首领,1896年作《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A是孙中山祭奠和追思萍浏醴起义烈士刘道一的诗句;C是蒋介石1944年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的口号,D是谭嗣同1898年《狱中题壁》中诗句。本题选B项。
推荐古诗:
齐安郡后池绝句、
悯农、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送朱大入秦、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