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又有分析认为未必是灭亡后的悲伤诗,只是在通过不同季节黍的变化来表达作者自己的心情。
推荐古诗:
南湖春早、
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
又呈吴郎、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赠刘司户蕡、
老将行、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还县(霁色清和日己长)
推荐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