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联描写的是农村冬季,春节前农闲时的场景,从棠梨花开放的季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得多,甚至可以酿酒,农人也有了搞社鼓为乐的兴致。让我们祈祷来年麦收的时候也能吃饱饭,别再说什么谷贱伤农的事了第二联又暗指前面所描述的农村各家庆丰收其乐融融的景象只怕好景不长,但是酷吏在任,有识之士缄口不言,不敢谈谷贱伤农之事。 尾联描写诗人的慨叹吏治不清,百姓疾苦,希望朝廷启用贤臣,和坚守节操,宁愿穷困而死也不屑与奸臣贼子为伍,全诗深刻揭露南宋上层阶级统治者腐朽荒淫的面目,一面盘剥百姓,出卖国家利益,一面裂土封侯。
推荐古诗:
清平乐(禁闱清夜)、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
推荐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