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赏析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赏析

查看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全诗

花间词人中,欧阳炯和李珣都有若干首吟咏南方风物的《南乡子》词,在题材、风格方面都给以描写艳情为主的花间词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此词首句“路入南中”,点明地区,次句写“南中”桄榔枝叶茂密阴浓、蓼花淡红的自然环境。“桄榔叶暗蓼花红”,一高一低,一绿一红,一是叶一是花,一岸上一水边,互相映衬,勾画出了“南中”特有的风光。后面三句,范围愈来愈小:由“南中”到河边两岸人家;从“微雨后”到“收红立”。“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两句将“南中”特有的物产和风习、人物活动糅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典型的南方风情画,透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树底纤纤抬素手”,最具情致,是劳动场面的集中写照,是南方风物的写实,形象生动,欢快之情自见。全词因为有的这写实的一笔,整个儿地灵动起来了,显现出一种动人的风韵。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的确,在《花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风土人情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推荐古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野老雉带箭赠柳采桑子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渡浙江问舟中人古别离积雨辋川庄作

推荐诗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足为奇  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 布帛菽粟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