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⑴偷:指羞涩,怕人看见。
⑵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⑶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⑷芙蓉:荷花。《离骚》:“集芙蓉以为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⑸筝(zhēng):乐器,十三弦。
⑹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用具。
⑺六亲:本指最亲密的亲属,这里指男性亲属。
⑻悬知:猜想。
⑼泣春风: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⑽背面:背着女伴。秋千下:女伴在高兴地打秋千。
⑾招邀:邀请。
⑿裛(yì):沾湿。
⒀风蝶:风中之蝶。娇饶:柔美妩媚。
⒁不自聊:不能自行排遣,烦闷无聊。
参考译文
其一
八岁小姑娘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十岁到野外踏青,想象着荷花做自己的衣裙,十二岁开始学弹筝,套在手指上的银甲一直没脱下来。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其二
隐居的人不因游赏而感到疲倦,在秋天炎热邀请宾客时候,无人请我。我在碧竹林中来回走动,惆怅想望,池水清清,但仍是寂寥无人。野地里的花终被沾湿,风中的蝶强作妖娆。种种忧愁不能排解,就算你我携手同行,我还是感到烦闷无聊。
赏析
《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为五言古诗,第二首为五言律诗。第一首写的是一位聪明早慧的姑娘。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对少女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从她八岁开始“偷照镜”写起,直到待字闺中,这么长一段生活经历,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第二首写作者因己之“不自聊”虽值秋暑而不邀宾客同游,以及作者内心的忧愁。
其一
推荐古诗:
堂成、
过勤政楼、
别舍弟宗一、
题义公禅房、
送郭司仓、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家园小酌(满林春笋生无数)
推荐诗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奥援有灵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很有神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