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注释及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注释及翻译

注释及翻译

查看全诗

【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和最小的儿子苏过游览白水山的佛迹院。我们在温泉里洗澡,水热得很,其源头大概可以煮熟东西吧。沿着山腰向东走,稍微再向北转,有条瀑布高述七八百尺。山中有八九个曲折的地方,每个曲折的地方都被瀑布奔流冲积成为水潭,深的潭用绳子吊着石头垂下去五丈深还不到底。瀑布冲入潭里溅起的水花象雪飞,其声音却象雷响,既使人喜欢又使人害怕。山崖上有几十个大人的脚印,这就是所谓佛迹了。

傍晚回家,倒转身来走,观看野火烧山,火势很大。我们一下子就越过了几个山谷,到了江边,山间的明月已经升起,我们在江中一面划船,一面玩弄着溅起的水花和月影。

回到家,已经二更了,我又和苏过喝起酒来,吃着那余甘煮成的菜。看着自己的身影颇感颓废,再也不能熟睡,便写了这篇文章来给苏过。东坡老人。

【注释】

[1]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2]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3] 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4]汤池:即汤泉。

[5]殆:(daì)大概,差不多。

[6]循:沿着。

[7]少北:稍向北。

[8]悬水:瀑布。

[9]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10]辄(zhé)为:就是。辄,就。

[11]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

[12]水崖:水边的山崖。

[13] 倒(dào)行:顺来路回去。

[14]甚:厉害。

[15]度:越过,过[16]击汰(tài):击水。汰,水波。

[17]掬(jū):用双手捧取。

[18]珠壁 :珠:指珍珠,壁:指圆形的玉。此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

[19]二鼓:二更(大约晚上十点多);古代击鼓报时。

[20]余甘:橄榄的别称。

[21]顾:回头看。

[22]寐:睡觉。

[23]书:写下。

[24]缒石:用绳系着石头向下。缒,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

[25]颓然:衰老的样子。

[26]熟:使动用法。使......成熟。

[27]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28]食:吃。

推荐古诗: 古风(齐有倜傥生)梦游天姥吟留别滕王阁诗答武陵太守齐州送祖三相思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晨起偶题(城远不闻长短更)

推荐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身何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