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的差别何在?
在今天,这已是一个人类学的命题了。可孟子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至于那一点儿到底在什么,他在这里没有说。不过,我们在《滕文公上》)里曾听他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可见,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教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没有精神方面的东西。这和我们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基本吻合的,即,人的动物本能方面,亦即其自然属性是动物性的,但其精神文化方面,亦即其社会属性是非动物性的,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一方面。既然如此,高尚的人当然就应该发展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方面。所以,孟子说:“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一般人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只有品质高尚的人才注意保存和发展这一点。比如说有的人认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那就是标榜“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自然是“近于禽兽”了。当然,孟子也并不是要完全否定“饱食、暖衣、逸居”,要求人们不食人间烟火,苦行禁欲。而是认为应该像舜帝那样,“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从一般事物的道理和人类的常情出发行仁义之道,而不是为行仁义而行仁义,不顾人之常情。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孟子的主张,应该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有教”,既不排除人之常情,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存与精神追求都不可废弃。这一点,当然也是符合我们今天的基本观点的。
推荐古诗:
阳春歌、
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长安古意、
洞仙歌(江南腊尽)、
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推荐诗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不期然而然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下百全 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败不旋踵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