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人物铁事:食里情怀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李流芳人物铁事:食里情怀

李流芳人物铁事:食里情怀

查看李流芳全诗

  一次,李流芳到杭州西湖边游玩。见西湖里长满了嫩绿的蓴菜,郁郁葱葱,人们倾城出动,从早到晚采摘蓴菜,然後千担万担地运往萧山,在湘湖中浸泡、清洗後再出售。据说,西湖的蓴菜要经过湘湖水浸洗,味美无比。他们一行人从未见过蓴菜,更未见过如此热闹、浩大的场面,非常惊奇,便买下许多蓴菜,回家烹调,并赋诗。

  当蓴菜羹端上桌时,人们都惊叹它的色泽,不忍下箸扰乱其形色。过了许久,终於抵挡不住诱惑,品尝起来。最後,李流芳表达了众人的心声,认为蓴菜可以与当时著名的黄芽菜、燕笋等媲美。李流芳的《蓴羹歌》描述了江浙人采食西湖蓴菜的场面和习俗,称赞了蓴羹色香味形的美妙,对後世人了解时代蓴菜的食用情况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莼羹歌】  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莼菜美。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  朝朝暮暮来采莼,西湖城中无一人。西湖莼菜萧山卖,千担万担湘湖滨。  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柔花嫩叶出水新,小摘轻淹杂生气。  微施姜桂犹清真,未下盐豉已高贵。吾家平头解烹煮,间出新意殊可喜。  一朝能作千里羹,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成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  出盘四座已叹息,举箸不敢争先尝。浅斟细酌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  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  京师黄芽软似酥,家园燕笋白于玉。差堪与汝为执友,菁根杞苗皆臣仆。  君不见,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顾!季鹰之后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沉涸。  君为我饮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世人耳食不贵近,更须远挹湘湖波!

推荐古诗: 堂成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夏日南亭怀辛大鹿柴息夫人念奴娇(萧条庭院)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推荐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