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李流芳到杭州西湖边游玩。见西湖里长满了嫩绿的蓴菜,郁郁葱葱,人们倾城出动,从早到晚采摘蓴菜,然後千担万担地运往萧山,在湘湖中浸泡、清洗後再出售。据说,西湖的蓴菜要经过湘湖水浸洗,味美无比。他们一行人从未见过蓴菜,更未见过如此热闹、浩大的场面,非常惊奇,便买下许多蓴菜,回家烹调,并赋诗。
当蓴菜羹端上桌时,人们都惊叹它的色泽,不忍下箸扰乱其形色。过了许久,终於抵挡不住诱惑,品尝起来。最後,李流芳表达了众人的心声,认为蓴菜可以与当时著名的黄芽菜、燕笋等媲美。李流芳的《蓴羹歌》描述了江浙人采食西湖蓴菜的场面和习俗,称赞了蓴羹色香味形的美妙,对後世人了解时代蓴菜的食用情况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莼羹歌】 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莼菜美。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 朝朝暮暮来采莼,西湖城中无一人。西湖莼菜萧山卖,千担万担湘湖滨。 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柔花嫩叶出水新,小摘轻淹杂生气。 微施姜桂犹清真,未下盐豉已高贵。吾家平头解烹煮,间出新意殊可喜。 一朝能作千里羹,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成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 出盘四座已叹息,举箸不敢争先尝。浅斟细酌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 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 京师黄芽软似酥,家园燕笋白于玉。差堪与汝为执友,菁根杞苗皆臣仆。 君不见,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顾!季鹰之后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沉涸。 君为我饮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世人耳食不贵近,更须远挹湘湖波!
推荐古诗:
北亭招客、
登乐游原、
北齐二首、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得乐天书、
江上渔者、
点绛唇(寂寞深闺)、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推荐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向迩 迩:近。不可接近。
-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把薪助火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