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注释 ①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五。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
②高台:指望仙台。
③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
④三晋: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
⑤此句一作“二陵风雨自西来”。二陵:指肴山南北的二座山。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
⑥关门令君: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相传他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不一会果然老子骑青牛过关。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尹喜后随老子而去。谁能识:谁还能遇到关门令尹呢?
⑦河上仙翁:即河上公。
⑧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
⑨此句一作“陶然一醉菊花杯”。陶然:欢乐酣畅的样子。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推荐古诗:
横江词六首、
有所思、
题扬州禅智寺、
游子吟、
青溪、
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
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五律(外侮需人御)、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土重旧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