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三章读解

第三章读解

查看第三章全诗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推荐古诗: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咏史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次北固山下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贺新郎(人猿相揖别)浪淘沙(大雨落幽燕)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推荐诗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罢黜百家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