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来自倭、高丽的海盗就已对我边防构成了严重威胁,沿江制置吴潜成为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宝祐年间,吴潜任沿江制置时,订立了“义船法”。他命令三郡所属各县,分别选出各乡里有财力的人,要求他们联合起来,如“一郡岁调三舟,而有舟者五六十家,则众办六舟,半以应命,半以自食其力,有余赀,俾蓄以备来岁用。凡丈尺有则,印烙有文,调用有时,着为成式,其船专留江浒,不时轮番下海巡视。船户各欲保护乡井,竞出大舟以听调拨。旦日于三江合兵,民船阅之,环海肃然”。
又设永平寨于夜飞山,统以偏校,饷以生券,给以军舰,使渔户有籍而行旅无虞。设向头寨,外防倭、丽(高丽),内蔽京师。又立烽燧,分为三路,皆发轫于招宝山,一达大洋壁下山,一达向头寨,一达本府看教亭。从亭密传一牌,竟达辕帐。而沿江沿海,号火疾驰,观者悚惕。
并创设定海水军的港口招宝山自至壁下山的——“海上十二铺”。这绵延百余里的“海上十二铺”,构成了一个海上长城,对来自倭、丽(高丽)的威胁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面对这样的“军民联防”,明朝冯梦龙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海上如此联络布置,使鲸波蛟穴之地,如在几席,呼吸相通,何寇之敢乘?”
推荐古诗:
金谷园、
(七言绝句)沈下贤、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青水中蒲三首、
离思五首其四、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满庭芳(芳草池塘)、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推荐诗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生服业 指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