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
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至于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制性的劳动改造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后世学者难道可以不用心去钻研体会吗?”
的确也是如此啊!
推荐古诗:
暮江吟、
柘枝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微雨、
早春行、
登鹳雀楼、
殢人娇(玉瘦香浓)、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推荐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不知世务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