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别讲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扬名显亲的办法,具体的提出来,以告诉曾子。列为十四章。
孔子说:“君子能孝亲,必具爱敬之诚,以爱敬之诚,移作事君,必能忠于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悦态度。以和悦态度移于事长。必能顺于长官。处家过日子,都能处理得有条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办法,如移作处理公务,必能办得头头是道。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为,能成功于家庭之内,这样由内到外,替国家办事,不但做官的声誉显耀于一时,而且忠孝之名,将永远留传于后世。”
推荐古诗:
怨情、
赠钱征君少阳、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屏风绝句、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送朱大入秦、
从军行、
辛夷坞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