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好学的人,他喜欢向天下万事万物学习。孔子有没有向老聃学习过,这曾是儒道两家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记载了这个学习过程。文中首先讲了孔子家族历史,说他的家族是以恭俭出名的。孔子适周,是要“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他在周朝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对郊社之所,明堂之则,庙朝之度都做了考察。真正了解了周公为何是圣人与周之所以王天下的原因。
推荐古诗: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宿江边阁、
塞上听吹笛、
在狱咏蝉并序、
终南别业、
竹里馆、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满江红·怒发冲冠、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推荐诗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