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推荐古诗: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寻隐者不遇、
游终南山、
多丽(小楼寒)、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推荐诗句: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鳌掷鲸呿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