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计战解析

计战解析

查看计战全诗

  《计战》是《百战奇略》的开宗首篇,它取义于《孙子兵法·计篇》,着重从战略高度阐述实地战争谋划对于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这里的“计”与其下的“计料”义同,是分析、判断情况的意思。它认为,在对敌交战之前,首先要摸清敌我双方将帅的优劣、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的足乏。只有对上述诸多情况首先分析、判断准确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就没有不打胜仗的。战争是敌对双方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运用主观指导的一种以武力解决胜负的斗争活动。战争双方的任何一方,要想战胜对方,必须首先分析和研究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并根据这种客观实际,制定出正确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只有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较多地打胜仗,而较少地打败仗,可见,熟识和掌握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是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进而赢得作战胜利的根本前提。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进一步揭示了“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的道理,这是非常可贵的思想。

  本篇所举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讨论天下大势而传为历史佳话的“隆中对”,乃是我国古代战争谋划发展史上的突出典型之一。当时,诸葛亮依据对曹操、刘备、孙权三方以及刘表、刘阿等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诸种条件的精辟分析,为刘备的生存与发展制定了“联孙抗曹”的总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计划,诸葛亮提出首先要向薄弱方向发展,夺取荆、益二州以建立稳固基地,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加强实力;尔后待条件成熟时,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夺取中原,统一中国。显然,这是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既稳健而又有进取精神的战略构想。刘备后来虽因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计划,但他恰是依据诸葛亮“联孙抗曹”的战略谋划,而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一代三足鼎立者之一。

推荐古诗: 玉阶怨自遣杨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春雨宫妓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新晴野望

推荐诗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