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岐伯说:水胀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等症,怎样辨别?
岐伯回答说:水胀初起,眼睑略微浮肿,就象刚睡醒从床上起来时的样子,颈部人迎脉搏动迅疾,时常咳嗽,大腿内侧感觉寒冷,足、小腿浮肿,接着腹部也胀大,这时水胀病就已形成了。用手按压患者腹部,手离开后,按压处随着就又胀起,好象里面包着水似的。这就是水胀病的症候。
黄帝问:肤胀病怎样诊断呢?
岐伯说:肤胀是寒气滞留于皮肤里边,叩击病部,响如鼓声,内里不坚实,腹部张大,全身尽肿,皮厚,按压腹部,深陷不起,腹部皮色没有变化。这就是肤胀病的症候。
鼓胀病是怎样的?
岐伯说:腹部鼓胀,全身肿大,与肤胀相同,皮肤呈青黄色,腹部青筋暴起。这就是鼓胀病的症候。
肠覃病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肠覃病是寒气滞留于肠外,与卫气相搏击,正气不能荣旺,因而有所系结,积聚成癖而附着于内,于是恶气乘机而起,息肉随之而生。开始的时候,息肉大如鸡卵,而后渐渐增大,等到病已形成,就象怀有胎儿一样。病期长久的,历时一年以上。用手按压患部,感觉内里坚硬;用手推它,可以移动。月经仍然按时来潮。这就是肠覃病的症候。
石瘕病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石瘕病起于子宫,寒气滞留于子宫口,子宫闭塞,气不能畅通,应排泻的恶血无法排泻,因而凝结滞留于内,而且一天比一天增大,样子象是怀了胎儿,月经也不能按时来潮。得这种病的都是妇女,可用通利的方法将凝聚的恶血去除。
黄帝问:肤胀、鼓胀可以用针刺治疗吗?
岐伯说:先用泻法针刺肿胀部位的血络,然后调理其经脉,但应以针刺血络为主。
推荐古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送路六侍御入朝、
金谷园、
浑河中、
春宫曲、
闺怨、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哨遍(为米折腰)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