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注释恒:《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易·序卦传》:“恒者,久也。”《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说文》:“恒,常也。”这里用为长久、常常之意。
推荐古诗:
劳劳亭、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题乌江亭、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
望江南(多少恨)、
送张五归山、
西施咏、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归自谣(春艳艳)
推荐诗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