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天战》为题,乃取“天时”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发动战争的时机选择问题。它认为,要对敌国发动进攻,必须选择有利战略时机,而不能靠占卜“孤虚向背”来确定进攻的时日和吉凶。当敌国出现“君暗政乱”和“旱蝗冰雹”等人祸天灾之时,就是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选择此种“天时”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从其本原来讲,乃是物质的运动在军事领域的特殊表现,战争指导者要驾驭战争并获取胜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研究和指导战争。实践经验表明,在已具备实施战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前提下,战略进攻的时机选择得是否恰当有利,将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负成败。本篇能够依据敌情实际着重论述了战略进攻时机的正确选择问题,摒弃了阴阳五行家在战争问题的玄虚迷信色彩,无疑是历史的一种进步,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灭亡北齐的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由于周武帝在实施战争指导上能够正确选择进攻时机的结果。当时,北齐后主高纬十分昏庸腐败,致使奸佞擅权,贤相受诛,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国家已呈“土崩之势”。周武帝宇文邕及时把握此种有利时机,于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十月,亲率大军东征,以“破竹之势”(见《北史·周本纪下》),迅猛进攻,于次年正月攻占齐都邺城,一举而灭亡了北齐,为统一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推荐古诗:
竹枝(巴东船舫上巴西)、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题义公禅房、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
宿野庙(众响渐已寂)
推荐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