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武车士例证

武车士例证

查看武车士全诗

  自夏、商到春秋的一千六百年间,是我国的战车时代,车兵是这一历史时期最为重要和主要的兵种。但由于战车对地形和道路的依赖性很大,其地位逐渐被骑兵和步兵所取代。但到了十六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又使车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俞大猷在舟山作战失利后,被罚到山西大同戴罪立功。他发现明王朝建立二百多年来,北方一直不得安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抗击蒙古骑兵的手段。他认为战车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于是建立了车营,在大同地区的安银堡,用一百辆战车和三千步、骑兵,打败了鞑靼的十余万骑兵。

  戚继光调到蓟镇后,认真研究了俞大酞建立和使用车营的经验,认为车营有五大好处:“凡攻战用之环卫,一则可以束部伍,一则可以代甲胄,虏马拥众,无计可逼,此车之堪用一也。行则为阵,止则为营,以车为正,以马为奇,进可以战,退可以守,此车之堪用二也”,等等。于是,戚继光建立了七个车营,每营装备有重车、轻车。车两头设有长辕,两头皆可驾马,可进可退。重车每辆装火炮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两名管马,六名管炮,一名车长,一名舵手。另十名为骑兵,其中鸟铣手兼长刀手四名,两名为藤牌手,两名为鎲把手,队长、火兵各一名。轻车只配备十名士兵。每营共计一百二十八辆,官兵三千一百零九名。

  这种车营,有效地抵挡住了蒙古骑兵的冲击。被淘汰了的战车,两千年后被戚继光发掘出来,推陈出新,又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推荐古诗: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柘枝词塞上听吹笛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游子吟春日上方即事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推荐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百衣百随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百依百顺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