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绝道例证

绝道例证

查看绝道全诗

  “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占领有利的地形,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阏与之战中,赵国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抢占了有利地形。

  赵国地处列强争雄的战略要冲,西临日益强大的秦国。秦国为了称霸天下,进攻的锋芒所向就是赵国。周赧王四十六年(前 269 年),秦军围攻赵要地阀与(今山西和顺),赵王急忙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廉颇等将领认为要去阏与,路远而多险阻,无法救援,不必派兵。赵奢认为阏与不仅应救,而且可救,“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于是任命赵奢率军前往救援。

  赵奢率军刚出邯郸三十里便停留不进,并下令“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一部攻打武安(今河北武安),击鼓呐喊,大有一举攻下武安之势。有人建议赵奢急救武安,赵奢当即将其斩首,同时下令增修营垒,滞留二十八天,从而造成了赵军怯懦,唯邯郸是守的假象。秦军为了摸清赵奢的真实意图,派间谍混入赵营,赵奢假装不知,予以款待,然后放他回去。间谍将看到的虚假情况报告后,秦将以为赵军良取守势,放松了警惕。而赵奢在放走秦军间谍后,立即下令部队卷甲直趋两天一夜急行至阔与附近。他命令军中射手组成先遣部队,占领矩阏与五十里的地方,然后抢修工事。秦军得到赵军突然到边的消息。即以主力迎击。这时军士许历向赵奢建议说:我军突然出现,在秦军面前,他们派来迎击的部队气势一定很猛,必须密集重兵严阵以待,不然难以抵抗秦军的猛攻。又建议说,北山居高临下,谁抢先占领这个有利地形,谁就能取得这次战役的主动权。赵奢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发兵万人抢占北山制裔点,秦军迟到一步,急切争山,终因地形不利难以得手,赵奢见秦军士气受挫;立即下令纵兵反击,形成山上山下夹击的态势。秦军经不住如此猛烈的打击,大败而逃,阔与围解,赵奢率军凯旋而归。

  此战。赵奢先是制造假象,掩蔽自己的作战意图,有效地迷惑了秦军。继之倡旗息鼓,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进军,出其不意,突临敌前。接着夺占地利,先敌而至,使自己处于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有利地位。最后抓住战机,上下夹击,终于赢得了胜利。

推荐古诗: 和梦得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竹枝(瞿塘峡口水烟低)营州歌夜归鹿门歌秋夜独坐沁园春(孤馆灯青)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临江仙(鸠雨催成新绿)示儿(父子扶携反故乡)

推荐诗句: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持不定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