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二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二

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二

查看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全诗

  这首是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推荐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燕歌行马嵬怨诗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推荐诗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如盘石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敝帚千金  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秉公无私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明不白  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