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 朝代:清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查看全部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查看全部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查看全部
这首是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查看全部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正上市场的季节。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查看全部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查看全部
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查看全部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查看全部
本篇文章论述将领带兵的根本问题——军心。强调得军心,上下同心,全军一致的重要性。文章从正反两方面深入论述了“用兵之道,在于人和”的道理,强调没有人和,即使将领本人有商汤主和周武王那...查看全部
将帅领兵作战,要注意使部队内部官兵之间、官官之间、兵兵之间和协、团结、作到了这一点,部下会主动地竭尽全力冲锋杀敌。如果上下猜忌,互不信任,有谋略的人得不到重用,士卒在背后议论纷纷,...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营州歌、三月晦日赠刘评事、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溪居、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竹里馆、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山无陵,江水为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推荐游戏: 【吾友扬子云】的下一句是什么、【[3]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什么、【惜彼落日暮】的下一句是什么、【鹔鸘换美酒】的下一句是什么、【黄埃散漫风萧索】的下一句是什么、 【管蔡宁相容】的上一句是什么、【日没鸟雀喧】的上一句是什么、【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的上一句是什么、【余欢不可追】的上一句是什么、【认得无何是本乡】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