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隐公九年翻译

隐公九年翻译

查看隐公九年全诗

  九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初十日,天久下大雨而且打雷闪电,《春秋》记载了开始的日期。十七日,又久下大雨雪,《春秋》也只记开始的日期。所以记载,是由于天时不正常的缘故。凡是下雨,连续下三天以上就叫“霖”。平地雪深一尺就叫“大雪”。

  夏季,在郎地筑城。《春秋》记载这件事,由于妨碍农时。

  宋殇公不去朝见周桓王。这时郑庄公正担任周桓王的卿士,于是用天子的名义讨伐他。郑国进攻宋国。宋国由于被攻外城那次战役对隐公不满,不来报告。隐公发怒,就断绝与宋国的往来。

  秋季,郑国人用天子的名义前来报告进攻宋国。

  冬季,隐公和齐僖公在防地会面,策划进攻宋国。

  北戎人侵略郑国。郑庄公率兵抵御他们,又忧心戎军力量强大,说:“他们是步兵,我们用战车,我很担心他们从后边突然绕到我军之前袭击我们。”公子突说:“派遣一些勇敢而不刚毅的兵士,和敌人一接触就赶紧退走,君王就设下三批伏兵等待他们。戎人轻率而不整肃,贪婪而不团结,打赢了各不相让,打败了各不相救。走到前面的见到有财物俘虏,必然一意前进,前进而遭遇伏兵,必然赶快奔逃。走在后面的人不去救援,敌兵就没有后继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得胜。”郑庄公听从了公子突的意见。

  戎人的前锋部队遇到了伏兵就奔逃,祝聃追逐他们,把戎军从中截断,前后夹攻,将戎军全部歼灭。戎军后继部队拼命奔逃。十一月二十六日,郑人把戎军打得大败而逃。

推荐古诗: 关山月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禹庙燕歌行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青楼曲二首遣悲怀三首江上渔者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推荐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不明不白  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