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隐公在中丘会见齐僖公、郑庄公。二月二十五日,在邓地结盟,决定出兵日期。夏季五月,羽父事先会合齐僖公、郑庄公,进攻宋国。六月某一天,隐公在老桃会见齐僖公、郑庄公。初七日,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军。十五日,郑国军队开进郜地。十六日,郑国把郜地归属于我国。二十五日,郑国军队又开进防地。二十六日,郑国把防地归属于我国。
君子说:“郑庄公这样做,可以说合于正道了。用天子的命令讨伐不来朝觐的诸侯,自己不贪求土地,而以犒赏受天子的爵位的鲁国,这是得到治理政事的本体了。”
蔡国人、卫国人、郕国人没有按照天子的命令会师讨伐宋国。
秋季,七月初五日,郑国的军队进入本国的远郊,仍然停留在那里。宋军、卫军趁此攻进郑国。蔡军跟在后面进攻戴地。八月初八日,郑庄公包围戴地。初九日,攻克戴地,俘虏了三国军队。
宋军、卫军已经攻入郑国,而又为了攻打戴地才联合蔡军,蔡国人发怒。
由于三支军队不合作而失败。九月的一天,郑庄公率军攻入宋国。冬季,齐军、郑军攻入郕国,这是讨伐郕国违背天子的命令。
推荐古诗:
别董大、
题诗后、
采桑子、
春晓、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推荐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