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僖公二十五年翻译

僖公二十五年翻译

查看僖公二十五年全诗

  二十五年春季,卫军进攻邢国,礼氏两兄弟跟随邢国大官国子在城上巡察,两人左右挟持国子把他扔到城外,使他摔死。正月二十日,卫侯燬灭亡邢国。由于卫国和邢国同姓,所以记载卫侯的名字。礼至在铜器上作铭文说:“我挟持杀死国子,没有人敢来阻止我。”

  秦穆公把军队驻扎在黄河边上,准备送周襄王回朝。狐偃对晋文公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像为天子的事情尽力这样有效。可以得到诸侯信任,而且合于大义。继续文侯的事业,同时信用宣扬在诸侯之中,现在是机会了。”让卜偃占卜,说:“大吉。得到黄帝在阪泉作战的预兆。”晋文公说:“我当不起啊。”卜偃回答说:“周室的礼制没有改变,现在的王,就是古代的帝。”晋文公说:“占筮!”又占筮,得到《大有》变成《睽》,说:“吉利。得到‘公被天子设享礼招待’这个卦,战胜以后天子设享礼招待,还有比这更大的吉利吗?而且这一卦,天变成水泽来承受太阳的照耀,象征天子自己降格来迎接您,不也是可以吗?《大有》变成《睽》而又回到《大有》,天子也就回到他的处所。”

  晋文公辞退秦军,顺流而下。三月十九日,军队驻扎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温地,左翼部队迎接周襄王。夏季四月初三日,襄王进入王城。在温地抓了太叔,把他杀死在隰城。初四日,晋文公朝觐周襄王。周襄王用甜酒招待晋文公,又让晋文公向自己回敬酒。晋文公请求死后能用隧道葬他,周襄王没有允许,说:“这是王室的规章。还没有取代周室的行为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厌恶的。”赐给晋文公阳樊、温、原、攒茅的田地。晋国在这时候才开辟了南阳的疆土。

  阳樊人不服,晋国军队包围了阳樊。仓葛大喊说:“德行用来安抚中原国家,刑罚用来威慑四方夷狄,你们这样干,无怪我们不敢降服了。这里谁不是天子的亲戚,难道能俘虏他们吗?”于是就放百姓出城了。

  秋季,秦国和晋国进攻鄀国。楚国的鬬克、屈御寇带领申、息两地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军经过析地,绕道丹江水湾子,同时捆绑着自己的士兵假装俘虏,以包围商密,黄昏的时候逼近城下。夜里,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假装和鬬克、御寇盟誓的样子。商密的人害怕,说:“秦军已经占领析地了!戍守的人背叛了!”于是就向秦军投降。秦国军队囚禁了申公鬬克、息公屈御寇而回国。楚国的令尹子玉追赶秦军,没有赶上。楚军就包围陈国,把顿子送回顿国。

  冬季,晋文公率军包围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国不投降,就下令离开。间谍从城里出来,说:“原国准备投降了。”军官说:“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退兵三十里,原国投降。晋文公把原伯贯迁到冀地。任命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狐溱作为温地的地方官。

  卫国人调停莒国和我国的关系。十二月,鲁僖公和卫成公、莒庆在洮地结盟,重温卫文公时代的旧好,同时和莒国讲和。

  晋文公向寺人勃鞮询问镇守原地的人选。勃鞮回答说:“以前赵衰用壶盛饮料并携带了食物跟随您,他一个人走在小道上,饿了也不去吃它。”所以晋文公让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

推荐古诗: 早发白帝城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晚晴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忆秦娥(临高阁)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好了歌注(陋室空堂)满庭芳(三十三年)

推荐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阔步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 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