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醉翁亭记翻译及注释

醉翁亭记翻译及注释

查看醉翁亭记全诗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注释1. 环:环绕。2. 皆:副词,都。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4.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6. 壑:山谷。7. 尤:格外,特别。8.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10.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11.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12.潺潺:流水声。13. 而:表承接。14.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15. 回:回环,曲折环绕。16.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7. 然:......的样子。18. 临:靠近。19. 于:在。20. 作:建造。21.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22.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23.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24. 曰:叫做。25. 辄:就。26.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27.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28. 乎:相当于“于”。29. 得:领会。30. 寓:寄托。31.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32. 开:消散,散开。33. 归:聚拢。34. 暝:昏暗。35. 晦:阴暗。36. 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37. 芳:香花。38. 发:开放。39.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40. 秀:茂盛,繁茂。41.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42. 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43.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44.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45.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46. 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47. 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48. 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49. 渔:捕鱼。50.酿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51. 洌:水(酒)清。52. 山肴:野味。53. 野蔌:野菜。蔌,菜蔬。54. 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55. 陈:摆放,摆设。56. 酣:尽情地喝酒。57. 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58. 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非丝非竹:不在于琴弦管箫。59.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60.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61.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62. 觥:酒杯。63. 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的筹子。64. 苍颜:脸色苍老。65.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66.归:回家。67. 已而:不久。68.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69. 翳:遮蔽。70.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71. 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72.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73. 谓:为,是。74.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推荐古诗: 有所思新安吏羌村三首秋夕贾生曲江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送柴侍御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