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春季,楚穆王攻打麇国。成大心在防渚打败麇军。潘崇再次攻打麇国,到达锡穴。
夏季,叔仲惠伯在承筐会见晋国郤缺,这是为了商量对付追随楚国的诸侯。
秋季,曹文公前来朝见,这是由于他刚即位而来朝见的。
襄仲到宋国聘问,同时又替司城荡意诸说话而让他回国。这次聘问并且为了祝贺宋军没有遭到楚军兵害。
鄋瞒侵袭齐国,并因此攻打我国。文公占了一个卦,卜派遣叔孙得臣追赶敌人,吉利。侯叔夏驾御叔孙得臣的战车,绵房甥作为车右,富父终甥作为驷乘。冬季,十月初三日,在咸地打败狄人,俘虏了长狄侨如。富父终甥用戈抵住他的咽喉,杀死了他,把他的脑袋埋在子驹之门下边。就把宣伯名叫侨如。
当初,在宋武公时代,鄋瞒进攻宋国,司徒皇父带兵抵御。耏班驾御皇父充石的战车,公子穀甥为车右,司寇牛父作驷乘,在长丘打败狄人,俘虏了长狄缘斯。皇父的两个儿子战死,宋公因此就把城门赏给耏班,让他征收城门税,把城门称为耏门。
晋国灭亡潞国的时候,俘虏了侨如的弟弟焚如。齐襄公二年,鄋瞒进攻齐国,齐国的王子成父俘虏了侨如的弟弟荣如,把他的脑袋埋在周首的北门下边。卫国人又俘虏了侨如的弟弟简如,鄋瞒由此就被灭亡。
郕国的太子朱儒自己安逸地居住在夫钟,国内的人们不肯顺服他。
推荐古诗:
妾薄命、
赠从弟冽、
勤政楼西老柳、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乐游原、
忆住一师、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古怨别、
芙蓉楼送辛渐、
木兰柴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中摸索 摸索:寻求,探索。在黑暗中寻找。后比喻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