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春季,卫定公去到晋国,晋厉公强请卫定公接见孙林父,卫定公不同意。夏季,卫定公回国以后,晋厉公派郤犫送孙林父去见他。卫定公想要推辞。定姜说:“不行。他是先君宗卿的后代,大国又以此作为请求,如果不答应,我国将要灭亡。虽然讨厌他,总比亡国强些吧?君王还是忍耐一下吧!安定百姓而赦免宗卿,不也是可行的吗?”卫定公接见了孙林父,并且恢复了他的职位和采邑。
卫定公设享礼招待苦成叔,宁惠子作陪,苦成叔表现出傲慢的样子。宁惠子说:“苦成叔恐怕要被灭亡了吧!古代举行享礼,是用来观察威仪,省察祸福的,所以《诗》说:‘弯弯角杯,柔和甜酒。不骄不傲,聚集万福。’现在他老人家表现傲慢,是取祸之道啊!”
秋季,鲁大夫宣伯到齐国迎接齐女。《春秋》称他的族名,这是由于尊重国君的命令。
八月,郑国的子罕进攻许国,战败。二十三日,郑成公再次进攻许国。二十五日,进入许国的外城。许国人把叔申的封地交还郑国以此与郑国讲和。
九月,侨如带着夫人姜氏从齐国来到。《春秋》不称族名,这是由于尊重夫人。所以君子说:《春秋》的记载,言词不多而意义显明,记载史实而意义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不歪曲,警戒邪恶而奖励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卫定公有病,让孔成子、宁惠子立敬姒的儿子衎作为太子。冬季,十一月,卫定公去世。夫人姜氏哭丧以后休息,看到太子并不悲哀,就连水也不喝,叹气说:“这个人啊,将要不仅会使卫国遭致败亡,而且必然从我这个未亡人身上开始动手。唉呀!这是上天降祸给卫国吧!我不能得到鱄来主持国家。”大夫们听到以后,无不感到十分恐惧。孙文子从此不敢把他的宝器藏在卫国,而都放在采邑戚地,同时尽量和晋国的大夫友好。
推荐古诗:
沙丘城下寄杜甫、
府西池、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竹枝(江畔谁家唱竹枝)、
春宫曲、
观猎、
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
颂(春有百花秋有月)、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
推荐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企及 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