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季,邾隐公逃亡到鲁国来,他是齐国的外甥,因此就再逃亡到齐国。
哀公会合吴王、邾子、郯子攻打齐同南部边境,军队驻扎在鄎地。齐国人杀死齐悼公,向联军发了讣告。吴王在军门外边号哭三天。徐承率领水军打算从海上进入齐国。齐国人把他打败了,吴军就退兵回国。
夏季,赵鞅领兵攻打齐国,大夫请求占卜,赵鞅说:“我为对齐国出兵占卜过,事情不能再卜,占卜也不一定再次吉利,起行!”因此占取了犁地和辕地,拆毁了高唐的外城,侵袭到赖地然后回去。
秋季,吴王派人到鲁国来,再次通知出兵。
冬季,楚国的子期进攻陈国,吴国的延州来季子救援陈国,对子期说:“两国的国君不致力于德行,而用武力争夺诸侯,百姓有什么罪过呢?我请求撤退,以此使您得到好名声,请您致力于德行而安定百姓。”于是就撤兵回国。
推荐古诗:
送友人入蜀、
隔浦莲、
柘枝词、
江南春绝句、
登望楚山最高顶、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夜曲、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推荐诗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鸿遍地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