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三年(1051),任舒州通判,颇有政绩。宰相文彦博推荐他为群牧判官,先仕常州知州,后出任江东刑狱提典。嘉祐三年(1058)任度支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不久朝廷任命他入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因言忤旨意,难以在朝为官,于嘉祐八年(1063)八月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守丧。英宗即位后(1063年—1066年),屡召王安石赴京辞入朝。
推荐古诗:
怨情、
暮江吟、
锦瑟、
泪、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满庭芳(归去来兮)、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 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