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蜈蚣害鸡有天意?在上清镇桂洲村采访时,当地村民都对夏言的功绩赞不绝口,但也有不少村民,包括夏龙太在内都认为夏言遭严嵩的迫害是天意。 夏龙太说,桂洲村村头仙人山上有个庙堂。当年,庙里人养了一只大雄鸡,而山上还有一只大蜈蚣,每天雄鸡和蜈蚣都要打上一架。有一天,老和尚要出远门,告知徒弟自己不知多久才能回来,便交代徒弟:雄鸡和蜈蚣迟早会互相斗死,因此要徒弟在雄鸡死后必须在鸡头上斩上一刀,埋葬在下山路的右边,而蜈蚣则埋在下山路的左边。结果徒弟忘了斩上一刀,而且位置埋反了,导致雄鸡和蜈蚣都转世,一直斗到京城。这雄鸡就是投胎的夏言,而蜈蚣则是严嵩。
传说猜测 夏龙太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得到考究,但熊长胜在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里却写道,夏言小时候看戏都是独脚站立着看的,头还喜欢往侧边或后面察看,所表现的动作确实跟鸡差不多。
夏言墓地达百座 在鹰潭3555.4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自古以来官位最高的,当数贵溪籍(今属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夏言。在明代,夏言官至朝廷首辅,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然而,这位让当地人长期景仰的首辅却遭到严嵩的迫害,最后客死他乡。近日,记者前往夏言故里泥阳镇(今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桂洲村采访,了解到不少连当地史志都未曾记载的传奇故事。
传说资料 夏言死后,嘉靖帝慢慢后悔起来。上清镇桂洲村第一小组67岁的夏龙太对记者说,嘉靖帝有后悔之意时,命人将夏言之首称了一称,发现有5斤4两,遂命人用金子铸成5斤4两重夏言的头,置备100副棺材,其中只有1副装有夏言金首,分于全国各地100处埋葬,葬后还将所有送葬者杀死。因此,截至目前,上清镇甚至贵溪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买菜砍肉都没有5斤4两的概念,也很忌讳5斤4两的说法,如果遇到5斤4两时,人们都会非常自觉地要么以5斤3两成交,要么以5斤半成交。 熊长胜说,直到很久后,后人才在上饶市郊发现夏言墓的真实所在地。
推荐古诗: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推荐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