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注释1、其事好还:用兵这件事一定能得到还报。还:还报、报应。2、凶年:荒年、灾年。3、善有果:果,成功之意。指达到获胜的目的。4、不敢:帛书本为“毋以取强”。5、取强:逞强、好胜。6、物壮:强壮、强硬。7、不道:不合乎于“道”。8、早已:早死、很快完结。
推荐古诗:
百花亭晚望夜归、
羌村三首、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
春日上方即事、
山中送别、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推荐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