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注释1、建言:立言。2、夷道若纇:夷,平坦;纇,崎岖不平、坎坷曲折。3、大白若辱:辱,黑垢。一说此名应在“大方无隅”一句之前。4、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偷,意为惰。5、质真若渝:渝,变污。质朴而纯真好像浑浊。6、大方无隅:隅,角落、墙角。最方整的东西却没有角。7、善贷且成:贷,施与、给予。引伸为帮助、辅助之意。此句意为:道使万物善始善终,而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
推荐古诗:
古风(登高望四海)、
问刘十九、
金谷园、
叹花、
咏史、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塞下曲、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