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墓坐落在泰和县澄江镇城北杏岭村北山坡上,赣粤高速公路泰和互通口下9公里可达。距吉安市区约42公里。始建于明正统九年。它背倚青山,前临方塘,四周山花飘香,青松吐翠,风景秀美。墓坐西向东,墓园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50米,占地约7.5亩,有短墙环护,气势非凡。1957年,杨士奇墓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文革”期间墓园部分建筑被毁。1986年,省文化厅拨款对被毁部分进行修复,至1988年竣工。自竣工之日起,杨士奇墓即开放,供人们游览凭吊。同年被选入《中国名胜词典》。
经过修葺的杨士奇墓,除守墓房和护墙尚未修复外,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墓园分为三个层次,可沿台阶自下而上,依次观瞻。最下方平台上立有两支华表,顶端各有一镂雕的小狮端坐其上。华表左侧有一座碑亭,该亭平面吐方形,四面开卷顶窗。亭内有一硕大的石龟。背驮一块高2.5米、宽0.94米的汉白玉石碑,此即英宗的御祭文碑。碑的上端有篆体"御祭"二字,并饰以图案;其下为楷体碑文,皆阴刻。中间的平台稍高,前端建有一座牌坊。牌坊三门四柱,下砌台阶,巍然矗立,雄伟壮观;中匾浮雕的仁宗敕赐“与国咸休”四个行体大字。笔力雄键,赫然醒目,更使其流光溢彩。穿过牌坊,但见石俑、石马、石狮伫立牌坊后墓堂两边,一座座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再拾级而上,便到达墓平台。墓室为砖石结构,前端砌有呈“八”字形的挡土墙。墓封土高2.5米,直径10米。墓前竖有"望碑",亦为汉白玉石,正面阴刻“呜呼,杨文贞之墓”几个遒劲的楷体大字,背面为其生平简介。整座墓园富丽、肃穆,凸显明代墓葬的特色。
推荐古诗:
放言五首(赠君一法决狐疑)、
和梦得、
曲江对酒、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遣悲怀三首、
重赠乐天、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常守分 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