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与其兄曹纬以学识见称于太学,但六次应试不第,曾著《铁砚篇》以自见。宣和三年(1121),殿试中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武阶兼阁门宣赞舍人、给事殿中等职。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
推荐古诗:
客至、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赤壁、
忆住一师、
云鬓裁新绿,、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点绛唇(红杏飘香)、
四块玉(雁北飞)、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治之症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