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日(1821年12月25日),生于德清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今城关乡金星村)。
二十四年中举人。三十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授编修,举家迁北京南柳巷。
五年充国史馆协修,八月出任河南学政,次年二月主考。七年七月,御史曹泽(登庸)弹劾他所出试题割裂经文,被革职回京。八年春南归,居苏州饮马桥,时与陈奂、宋翔凤相交,切磋经学。
十年返德清,后展转绍兴、上虞、宁波、上海等地。同治元年(1862)春抵天津。
四年秋,经两江总督李鸿章推荐,任苏州紫阳书院主讲。六年冬,任杭州诂访经精舍主讲。其间,先后至菱湖龙湖书院、上海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长兴箬溪书院讲学。
十三年,在苏州马医科巷购地建宅,屋旁余地成曲尺形,叠石凿池,栽种花木,题名曲园。此后,往返于苏杭之间。光绪二十四年,因年老辞去诂经精舍讲席。
二十九年,乡举重逢(中举人满60周年),复任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907年2月5日)卒,葬西湖三台山东麓。临终前作留别诗10首,代讣辞行。
瑞安孙诒让在《哀世丈俞曲园》挽联中称:“一代硕师,名当在嘉定、高邮而上,方冀耄期集庆,齐算乔松,何因梦兆嗟叱,读两平议遗书,朴学销沉同堕泪,卅年私淑,愧末列赵商、张逸之班,况复父执凋零,半悲宿草,今又神归化鹤,拈三大帙手墨,余生孤露更吞声。”
推荐古诗:
梁甫吟、
望驿台、
游龙门奉先寺、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更漏子(柳丝长)、
夏日南亭怀辛大、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宿野庙(众响渐已寂)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嗳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