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叶落”以下二句,诗以兴起,提示全文。意含“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老子》);“物极则反”(《鹖冠子》)。依此客观自然规律,去追究这战祸发生的根源。② “征敛”句,《孟子·滕文公上》:“或相倍蓰。”横征暴敛一倍至五倍,黎民恨耶!蓰,五倍。③ “诛求”以下二句,勒索殆尽无存余粒,黎民无以为生,尚且有喂养牲畜小牛和猪。诛求,责求;需索。④ “泣向”以下二句,哭不成声的向边远者借贷,并刻箭为据。黎人不识字,刻箭纪事。逻,边缘。⑤ “朘削”句,被剥削痛入骨髓。朘削,削弱减少;剥削。⑥ “薄诉”句,诉说困苦,吏胥反而发怒。薄,语助词,无意义。嗔,怒。⑦ 戈矢,古代两种兵器。戈,横刃,长柄,持之可以横击,钓援。矢,箭;或弓箭。⑧ “朔风”句,北风喻良士节操。显耀声张皇师。朔风,北风。赫赫,显耀盛大貌。⑨ “锋镞”句,锋镞(锋镞),犹锋镝。借指兵器或战争。《后汉书·西羌传论》:“自脱於锋镞者,百不一二。”⑩ 西岭,又名龙栖岭。在崖州城西六十里,高三十丈。上有石柱耸立折为两段。下为龙栖湾,有石状如锣鼓,相传黎人每听其鸣,则聚众出掠,后官军烧毁无声,寇随息,今遗迹尚存。⑪ 神武,唐代禁军名称,亦称“神武天骑”。分为左右,与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合称北衙门六军。南宋高宗时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⑫ “弭兵”句,停止战争应当消除饥饿。弭兵,息兵:停止战争。弭除,消除饥饿。⑬ “谁生”以下二句,《诗经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厉阶,祸阶,祸端,指祸患的由来。此二句意是,谁生此恶端,明哲之士应该知道其非策。
推荐古诗: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恨别、
筹笔驿、
清平乐(别来春半)、
溪居、
寻天台山、
点绛唇(蹴罢秋千)、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推荐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慢无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