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朝代: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查看全部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查看全部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查看全部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百花亭晚望夜归、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北齐二首、别云间(三年羁旅客)、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七律(九嶷山上白云飞)、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推荐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山无陵,江水为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