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题解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学问很好,能...查看全部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译文
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对酒忆贺监、
柘枝词、
南邻、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忆住一师、
漆园、
凉州词、
点绛唇(蹴罢秋千)、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推荐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