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推荐古诗:
永遇乐(落日熔金)、洞仙歌(冰肌玉骨)、四块玉(雁北飞)、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独学(师友凋零身白首)、家园小酌(满林春笋生无数)、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推荐游戏:
【鸴斯得所居】的下一句是什么、【云天属清朗】的下一句是什么、【三杯吐然诺】的下一句是什么、【[2]
余亦能高咏】的下一句是什么、【早潮才落晚潮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秦桑低绿枝】的上一句是什么、【直出浮云间】的上一句是什么、【猩猩啼烟兮鬼啸雨】的上一句是什么、【忽思十年初】的上一句是什么、【中怀写向谁】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按堵如故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