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1] 。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2] 。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3] 。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4] 。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5] 。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6] 。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7] 。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8] 。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9] 。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10] 。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11] 。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12] 。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13] 。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14] 。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15]!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简析
此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诗...查看全部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鉴赏
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陶渊明的这首诗显然是取材于上述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这一历史故事。诗...查看全部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部份译文
收藏书画作品的人,往往只注重书画家的名声,偶然传闻某幅作品为钟、王、顾、陆的手笔,见到者就争相购买,这就叫做“耳鉴”。又有观画而用手去摩挲的,相传以为画布不硌手指的为佳画,这又在“...查看全部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译文及注释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沐浴子、重忆、赠卫八处士、野老、燕歌行、送元二使安西、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推荐游戏:
【良牧称神明】的下一句是什么、【何言符竹贵】的下一句是什么、【早晚重欢会】的下一句是什么、【[3]
儒风爱敦质】的下一句是什么、【昔在溪中日】的下一句是什么、 【白雪难同调】的上一句是什么、【凌轹白猿公】的上一句是什么、【匈奴笑千秋】的上一句是什么、【朝别黄鹤楼】的上一句是什么、【侧足履半月】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理喻 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