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1]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青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着,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2]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
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
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
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
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
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
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
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
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
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
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赠怀一上人(法师东南秀)译文
制定五种刑律,每一种都应与罪名相当,使罪人无所抱怨,良民不生惊恐,这叫作“刑”。规正人们,制服人们,控制人们,整治人们,一定要出令严格,而使人遵守,这叫作“政”。象四时运行一样没有...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义鹘行、寻隐者不遇、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白石滩、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推荐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推荐游戏:
【犬吠水声中】的下一句是什么、【天下伤心处】的下一句是什么、【入门不拜骋雄辩】的下一句是什么、【呼童烹鸡酌白酒】的下一句是什么、【 欲去不得去】的下一句是什么、 【整顿乾坤济时了】的上一句是什么、【见底何如此】的上一句是什么、【萧萧班马鸣】的上一句是什么、【不似湘江水北流】的上一句是什么、【孤灯挑尽未成眠】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