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正翻译

正翻译

查看正全诗

  制定五种刑律,每一种都应与罪名相当,使罪人无所抱怨,良民不生惊恐,这叫作“刑”。规正人们,制服人们,控制人们,整治人们,一定要出令严格,而使人遵守,这叫作“政”。象四时运行一样没有差错,象天上星辰一样没有变更,象昼与夜、阴与阳、太阳与月亮一样分明,这叫作“法”。爱护人们,生育人们,教养人们,育成人们,利人而不居有德,使天下都来亲近,这叫作“德”。不施恩,也不结怨,无所爱,也无所恶,认为万物都本乎“一”,阴阳都有规范,这叫作“道”。应当用刑律进行裁断,用政权推行命令,用法来遏制人们,用德来教养人们,用道来启发人们。用刑律进行裁断,为的是不错伤人命;命令人们杜绝私欲,为的是不使人们走邪路;遏制人们,以杜绝非分之心,为的是不使人们寻求侥幸;教养人们改变恶行,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启发人们省察其性情,一定要顺从道理。施之以刑,人们就做事用心而且敬谨;施之以政,人民就守信而且服从;施之以德,人民就和平而且敬慕;施之以道,人民就亲附而不争夺。判罪合乎罪名叫作“刑”,出令合乎时宜叫作“政”,合于成规而不改变叫作“法”,爱民而无偏私叫作“德”,合乎众民所宜叫作“道”。   立法与执行政事,能守信于民么?保持中正和平与谨慎恭敬,能日新其德么?政情平稳安定,也能保持谨慎么?废私立公,能用在荐举贤人上么?执行政事,治理人民,能做到先人后己么?能守信于民,这叫作端正纲纪。能日新其德,这叫作履行正理。保持谨慎,又辨正名分,虚伪奸诈之事自然可以停止。举人废私立公,其臣德将被全国称道。能做到先人后已,就可以辅佐天子了。

推荐古诗: 寻雍尊师隐居战城南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苏慕遮(向来痴)

推荐诗句: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内攘外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挨门挨户  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