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洞仙歌·雪云散尽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洞仙歌·雪云散尽 赏析

洞仙歌·雪云散尽

作者:李元膺 朝代:宋朝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洞仙歌·雪云散尽赏析

此篇小序表明词首是意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旧意新调,此词自有可喜之...查看全部

洞仙歌·雪云散尽译文及注释

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杨柳绽放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梅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一年春光最...查看全部

洞仙歌·雪云散尽译文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是晋光禄大夫周顗的第九世孙。祖父周颙,是齐朝的中书侍郎,领著作。父亲且宣丝,是梁的司徒祭酒。弘正逗幼年丧父,与弟至递、至堕都由伯父侍中护军且捡抚养。弘正那...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南邻营州歌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别舍弟宗一渔翁洛阳女儿行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推荐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推荐游戏: 【箫鼓哀吟感鬼神】的下一句是什么【万人凿盘石】的下一句是什么【传闻赦书至】的下一句是什么【[14] 青泥何盘盘】的下一句是什么【遥闻会稽美】的下一句是什么【抚背复谁怜】的上一句是什么【劳心费目觅亲知】的上一句是什么【鸥惊误拂凤凰池】的上一句是什么【虚受吾君蠲免恩】的上一句是什么【铸来几千秋】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