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赏析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作者:查慎行 朝代:清朝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译文

李浑,字季初,赵郡柏人人。曾祖父李灵,为魏巨鹿公。父亲李遵,为魏冀州征东府司马,京兆王元愉在冀州反叛,杀害了李遵。李浑因父亲为王事而死,被授任给事中。当时四方多难,便称病辞官,要求...查看全部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注释

①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诗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②霾云:阴云。蓬蓬:茫茫覆盖貌。冒:覆盖。③敛容:改变容颜。④冯夷宫: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查看全部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鉴赏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古风(倚剑登高台)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咏柳巫山曲塞下曲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南乡子(怅望送春怀)

推荐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推荐游戏: 【驱马天雨雪】的下一句是什么【徒干五诸侯】的下一句是什么【杨花落尽子规啼】的下一句是什么【妍姿化已久】的下一句是什么【望海楼明照曙霞】的下一句是什么【飘拂升天行】的上一句是什么【屏风九叠云锦张】的上一句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上一句是什么【深坐颦蛾眉】的上一句是什么【[3]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